【氣候聯盟小學堂】清潔發展機制

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是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下的一項重要溫室氣體減量工具,以低成本高效益的方式促進開發中國家的永續發展:藉由已開發國家的資源挹注,促進開發中國家實現永續發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CDM自2001年啟動以來,已成為全球溫室氣體減量的重要機制之一,為企業和國家間的合作提供平台,推動全球性的氣候行動。
CDM的核心概念是透過將減量專案在開發中國家實施,以彌補已開發國家的溫室氣體減量成本。例如開發中國家的企業或政府機構可實施減量專案,例如建設再生能源發電廠、提高能源效率或改善工業製程等,並將其減量量向驗證機構取得認證。一但驗證完成,這些減量量將可轉化為「已驗證減量額度」(CER),讓已開發國家的企業或機構購買,用於實現其減量目標。

面臨的挑戰
由於CDM的碳信用價格受全球碳市場波動的影響,投資者可能會遇到風險,導致投資意願不高。此外,CDM專案的審查和驗證過程繁複,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資源,對於小型專案而言將是難以跨越的門檻。

企業參與CDM的方式

  • 實施減碳專案:企業可在其業務運營中實施各種減碳專案,如提高能源效率、使用清潔能源、改善工業製程等,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這些專案可以在開發中國家實施,通過CDM機制取得驗證後,將減量量轉化為碳信用,進而取得經濟收益。
  • 投資支持:企業可對CDM專案進行投資,提供資金或技術支持幫助開發中國家實施永續發展和溫室氣體減量專案。這不僅有助於實現企業社會責任,還能為企業帶來長期的環境和社會正面效益。
  • 購買碳信用:企業可以購買由CDM專案產生的碳信用,用於實現自身的溫室氣體減量目標。
  • 技術合作:企業可以與開發中國家的企業或政府機構進行技術合作,共同開發和推廣清潔技術和解決方案。
  • 參與碳市場:企業可以參與碳市場,將自身擁有的碳信用進行買賣,從中獲取收益或彌補排放。碳市場為碳信用的交易和流通提供平台,將更有助推動更多的減碳專案。

結語
《京都議定書》共設計出三種「彈性機制」:國際排放交易(International Emissions Trading,IET)、共同減量機制(Joint Implementation,JI)和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CDM可說是三項彈性機制中發展最成功的。
CDM是個重要的工具,也需持續不斷的改進和創新。在CDM專案進行的過程中,需仰賴持續不間斷的國際合作,並儘可能提高市場的透明度和穩定性,減少審批和驗證過程的成本和時間,以吸引更多的投資並推動更多的減量專案。此外也應強化對CDM專案的監管,以確保其真正實現溫室氣體減量和永續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