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抵換額度機制(Joint Crediting Mechanism, JCM)是日本參考「京都議定書」之清潔發展機制(CDM),自2013年起建立之雙邊合作制度,由日本官方與民間企業為開發中國家提供相關技術、進行減量合作,並將其用於實現日本之減量目標。
JCM機制以定量方式評估日本對溫室氣體減量或移除之貢獻,以建立雙邊「聯合委員會」(joint committee)的方式,與地主國(開發中國家)進行減量合作,預期於2025年達30個夥伴國家,並於2030年創造符合「巴黎協定」第6條第2項合作方法要項之1億噸減量額度。
運作方式
1.專案選擇:參與國家選擇符合JCM標準的低碳技術和減量專案,並提交計畫提案。
2.專案核查:JCM執行機構對提交的計畫提案進行審核和評估,確定其是否符合JCM的要求和標準。
3.專案實施:一但專案通過審核,參與國家即可開始實施相應的低碳技術和減量專案。
4.減量量核算:在專案實施過程中,JCM執行機構將對專案的減量量進行監測、核算和驗證。
5.抵換積分:已開發國家可透過抵換JCM專案所獲得的減量積分,實現其溫室氣體減量目標。
優點:
1.促進技術轉移:JCM機制鼓勵在開發中國家實施低碳技術和減量專案,促進先進技術的轉移與共享,提升開發中國家的技術與能力。
2.促進合作: JCM機制促進了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有助於各國共同應對氣候變遷的挑戰,共同實現溫室氣體減量目標。
3.減少成本: JCM機制為已開發國家提供以較低成本實現其溫室氣體減量目標的途徑,有助於降低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成本。
缺點:
1.監管問題: JCM機制需要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以確保專案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防止減量數據的操縱弄造假。
2.技術障礙: JCM專案在實施的過程中,可能面臨技術轉移不順、技術是否匹配當地環境等困難。
3.公平性問題: JCM的實施可能存在公平性問題,例如受限於技術和資源等因素,並非每個開發中國家都能參與其中。
結語
JCM機制對於促進國際氣候合作、加速低碳技術轉移和實現全球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可說是《巴黎協定》之下的重要解方。而技術障礙、監管和公平性等問題能否迎刃而解,將直接影響到JCM機制推動的長遠與成效。因此,各國更需加強合作,共同解決困境,持續推動JCM機制的實施和發展,以迎戰氣候變遷的挑戰,實現全球永續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