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者領頭會聚,以氣候科技擘劃永續發展藍圖

氣候永續決策會邀請台灣氣候聯盟彭啟明秘書長(左起)、清大范建得教授、台灣氣候聯盟海英俊理事長、台電鄭慶鴻副總經理、清大謝英哲學院永續長、台達周志宏永續長及邁禾資本嚴心雋總經理擔任講師。

淨零風潮席捲全球,國際品牌紛紛要求企業遵循ESG規範,台灣氣候聯盟於10月27至28日舉辦第一屆「氣候永續決策會」,以氣候科技為題邀請企業決策層級,展開2天1夜的知識饗宴。

台灣氣候聯盟「氣候永續決策會」以哈佛企業個案及深度討論方式,激盪決策層級創新思維,特邀產、官、學領導者分享永續獨特心法與實務經驗。2023年決策會,由友達集團彭双浪董事長暨集團策略長、和碩集團童子賢董事長、邁禾資本嚴心雋總經理、台電鄭慶鴻副總經理、台達周志宏永續長、台灣人工智慧學校蔡明順校務長及清華大學范建得教授領銜!並由清華大學科管所謝英哲永續長帶領學員,協助決策者以個案方式抽絲剝繭,找出企業永續發展痛點,並發展因應對策。

台灣氣候聯盟海英俊理事長致詞時表示,台灣碳交易所雖已成立,但對企業來說並非萬靈丹,要達成淨零,還是要靠企業做出對的決策。行政院發言人及能源與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教授也和大家分享,近三年台灣社會各界對於推動2050淨零已形成共識。長年推動台灣企業轉型的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呂正華署長在致詞時提及,淨零轉型背後需要數位化,需要數位工具協助統計與過去成效比較,以確定落實淨零排放策略。

發展氣候變遷因應技術對政府而言重要,對企業更為重要,適切發展將創造未來商機!邁禾資本嚴心雋總經理在講題中表示:「與氣候變遷共存的技術發展是未來重要方向。」長年關注氣候議題清華大學科法所范建得教授對此提出附和,認為氣候科技將能協助落實控溫目標,並接續為碳排放量化、減少及監控。台灣人工智慧學校蔡明順校務長則表示:「AI技術仍處於採用初期,但未來生成式AI與預測型AI扣合ESG則會帶來新的奇異斷點,形成完美風暴,帶來更多商業機會。」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最新報告,全球在2030年前見證達到化石燃料需求頂峰,這意味全球正擺脫對高碳排的化石能源依賴。台電鄭慶鴻副總以「國際能源發展脈動」為題,暢談台灣能源發展「三難」挑戰:能源穩定、環保、成本,並以2050淨零為目標闡述台電未來擴大綠能、燃氣橋接、減煤備用等策略;和碩童子賢董事長率鄭光志總經理暨執行長、第二事業群黃相傑總經理從產業面出發,分享全球電動車產業發展前景,全球因暖化危機所促成EV轉型,資金與研究陸續湧入帶動汽車產業,更帶相關供應鏈成長,包含電動與智慧座艙、儲能設備及金融投資等。

企業永續發展多為Top-Down,但決策執行也應有來自Bottom-Up的回饋,清華大學謝英哲學院永續長提出:「帶給人深刻印象的企業,往往並非因為獲得永續獎,而是有亮眼永續專案。」台灣氣候聯盟邀請創始會員企業現身說法,帶來最務實的產業經驗。

友達集團彭双浪董事長暨集團策略長亦為現場學員帶來集團永續心法,並表示現今投資人將企業財務績效與ESG視為同等重要,因此友達高階經理人薪酬與ESG績效相互連結,藉此提高集團各部門對ESG落實。台達周志宏永續長以「接軌國際永續倡議,低碳創新邁向淨零」為題,分享台達接軌國際DJSI道瓊永續指數,提出內部10大管理專案,逐步落實永續策略。

人才培育是一條漫長卻必要的道路,決策會最後一堂課,由清華大學謝英哲學院永續長以個案探討方式,帶領小組模擬探討永續決策中的企業兩難,包含企業遷廠、綠色轉型與社會公益之間利弊拉扯。在熱烈探討之後,學員均表示本次課程受益良多,期待明年再相聚,並邀請更多企業參與。

最後台灣氣候聯盟彭啟明秘書長指出,面對氣候變遷挑戰,企業普遍存在永續綠色人才短缺,故台灣氣候聯盟於今年(2023)6月5日正式成立「台灣氣候學院」,盼以實務培訓與ICT產業經驗傳承為重點,為企業提出綠領人才解方。

關於氣候學院:因應企業永續發展,需要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等相關經驗人才,為滿足企業氣候及永續人才需要的躍進成長,台灣氣候聯盟以培育產業應對氣候變遷治理、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及培育永續人才為目的,下設「台灣氣候學院」🏫辦理人才培育學習活動及課程,協助台灣企業深植相關知能,全面推動高品質、高效益之企業永續及碳資產管理行動。歡迎至台灣氣候學院網站獲取最新開課資訊:https://climate.teaches.cc/

由產、官、學領導者帶領現場學員共同探討氣候永續議題,包含台灣氣候聯盟彭啟明秘書長(左起)、台電鄭慶鴻副總經理、友達集團彭双浪董事長暨集團策略長、AIA蔡明順校務長、清大謝英哲學院永續長、及邁禾資本嚴心雋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