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減廢到再生!台灣氣候聯盟國際論壇 攜手國際夥伴,共創綠色未來

宏碁劉靜靜永續長(左起)、友達宇沛李孝忠總經理、環境部資源循環署賴瑩瑩署長、台灣氣候聯盟林侃言秘書長、日本氣候領袖夥伴(JCLP)川奈津子秘書處代表、日本氣候變遷倡議(JCI)加藤茂夫共同代表、戶田建設株式會社一條真人首席一級建築師、長瀨產業株式會社比護正志經理,共同出席台灣氣候聯盟「從減廢到再生:開啟綠色想像的循環之路」國際論壇

【2025年3月19日】

台灣氣候聯盟今舉辦「從減廢到再生:開啟綠色想像的循環之路」國際論壇,從循環經濟政策願景、零能耗建築、電子產品零廢棄、循環經濟新商模等議題切入,深度剖析循環經濟如何成為低碳轉型的驅動力,提升資源再利用價值,構築永續城市。秘書長林侃言表示:「2016年以來,全球已有70多項國家級循環經濟策略的發佈,涵蓋超過2,800項政策行動,顯見國際社會對循環經濟作為永續發展核心策略的重要性。」論壇現場特別邀請環境部資源循環署賴瑩瑩署長蒞臨致詞,賴署長指出:政府積極動循環經濟,環境部今年成功爭取100億元成立「綠色成長基金」,加速國內淨零產業發展,創造更多綠色就業機會。臺灣的循環經濟實踐將不僅限於政策與技術的推動,更是全體社會共同努力的成果。

本場論壇在南港展覽館2館「2025淨零城市展」展中舉辦,邀請日本氣候領袖夥伴 Japan Climate Leaders' Partnership (JCLP) ,以及日本氣候倡議 Japan Climate Initiative (JCI) 組團來台交流,安排講者分享日本的ZEB實踐綠色營建經驗,以及日本循環經濟政策的發展如何帶動產業發展循環經濟。與台灣氣候聯盟締結夥伴關係的日本氣候領袖夥伴 (JCLP) 秘書處-湯川奈津子 ( NATSUKO YUKAWA )代表致詞時表示:台灣和日本都是全球創新科技領先者,藉由今天的國際論壇,不僅是分享想法,也建立新的合作關係,將廢棄物轉化為價值,將低碳科技轉化為經濟機會。JCI 共同代表加藤茂夫表示:現在所使用的資源是跟下一代借來的,要為此負責及作出努力,以私部門的力量協助推動政府政策,共同面對氣候變遷的影響,並藉由結合數位跟低碳化的科技發展帶來全球共益。

代表日本氣候領袖夥伴 (JCLP) 的戶田建設株式會社首席一級建築師一條真人,於專題演講與大家暢談日本如何透過ZEB實踐綠色營建,推動城市永續發展。他以日本去年底(2024年11月)剛啟用的戶田大廈 ( TODA BUILDING ) 為案例,介紹戶田配合城市規劃,從建築設計、建材選用到空間營運的設計規劃,打造出這座兼顧安全性與環境永續的東京藝文新地標。同時推動戶田創意實驗室概念,使用智慧型裝置調節環境,創造員工認為最舒適的辦公空間。

日本氣候倡議 (JCI) 的企業代表,長瀨產業株式會社比護正志經理,則帶來日本循環經濟政策的趨勢。表示循環經濟需要政府與產業共同推動,日本自2022年起就陸續推出多項措施,其中「跨部會策略創新促進計畫 (SIP)」啟動國家層級的夥伴關係,共同推動產業轉型。長賴期待透過SIP強化產官學研單位密切合作,建立製造業強而有力再生循環網絡。

台灣氣候聯盟在資源循環領域的標竿企業-友達宇沛,李孝忠總經理在分享時也提及,循環經濟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產業一定要做的內容,循環經濟中的10R,包含生物系統及工業循環,都是可以發展的面向;並以「廢棄逆轉勝:循環經濟新商模」為題,慷慨分享企業如何在零廢挑戰中找到新商模。例如,為處理廠區廢水處理,進而研發出「沼氣發電」的再生能源能源技術。

台灣氣候聯盟另一家企業代表-宏碁劉靜靜永續長則以國際品牌視角,從集團、全球供應鏈的角度切入探討電子產品零廢棄。攜手供應鏈Earthion倡議,從設計出發,以易維修、易回收等概念推動;除了產品製造端的「材料循環」,也推行「服務取代產品」,並在台灣推出訂閱式維修服務;此外,也針對終端消費者推動租賃、回收及共享經濟的概念,帶來更低碳更靈活的生活。

台灣氣候聯盟林侃言秘書長總結本場論壇時指出,循環經濟不只是環保議題,更是企業創新的機會。日本的循環經濟政策規劃及產業應用的經驗,值得臺灣借鏡取經。即使國際上各國法規的規格及標準不一,也存在著市場需求的差異,不過企業只要掌握趨勢,透過技術創新、商業模式轉型、政策對接與跨界合作,將「廢棄物」轉化為「資源」,也將有機會斬獲新商機,為產業創造新價值。台灣氣候聯盟將持續協助產業掌握國際氣候政策與相關趨勢及行動,為臺灣產業優勢開創新局,在全球淨零浪潮中,攜手產業界共同打造綠色未來,迎向淨零時代!
 

焦點對談由台灣氣候聯盟林侃言秘書長擔綱主持